对海上交通高效管理的需求预计将在预测期内推动自动识别系统市场的发展。国际海事组织(IMO)为了减少海上事故,提高海上交通管理水平,要求船舶安装自动识别系统。国际贸易和船舶交通的增加预计将成为自动识别系统市场的关键驱动因素。在预测期内,对船舶识别和跟踪、安全和安保问题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对高效交通控制的需求也预计将推动市场增长。然而,技术的高成本可能会抑制市场的增长。全球化的快速步伐预计将为自动识别系统市场提供重大的增长机会。
自动识别系统在其平台部署的基础上有所不同,可能是基于岸上、基于船只或基于卫星。基于船舶的自动识别系统由于其数量众多和有利的政府授权,预计将主导全球市场。例如,2002年海上安全外交会议作出的一项修正案规定,300吨至5万吨的船舶必须安装自动识别系统。由于对部署此类陆上平台的石油产品、煤炭、甲醇和液化天然气的需求不断增长,基于陆上的自动识别系统市场预计将快速增长。
自动识别系统的区别在于它们的类型,包括A类和B类,它们都是应答器,第三类是C类,自动识别系统接收器。自动识别系统应用于海洋工业,主要用于避碰、渔业监测和控制、船舶交通服务、海上安全、海洋竞赛管理、导航、搜索和救援、环境救援、船队和货物跟踪以及事故调查。
由于北美地区严格的安全协议和规定,预计将主导全球自动识别系统市场。例如,在加拿大,联邦《航行安全条例》要求在船舶跟踪系统中纳入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向海上交通运营商提供船舶位置更新和相关数据。亚太地区的自动识别系统市场预计将见证高增长,由于该地区有关当局日益实施的发展计划。
该行业高度整合,少数市场参与者提供此类识别解决方案。自动识别系统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Orbcomm公司、Furuno电气有限公司、Exactearth有限公司、Kongsberg公司、SAAB Transponder Tech AB、L-3通信控股公司、Garmin国际公司、霍尼韦尔国际公司、雷神有限公司和泰利斯集团。2014年7月,Orbcomm公司成功发射了6颗配备自动识别系统的OG2卫星,用于报告和接收配备自动识别系统的船只的传输,用于跟踪船只和其他海上工作。